面對一畢業就30萬元年薪的橄欖枝,他卻選擇了另一條“艱難”的路——在農村養魚養蝦,一養就是11年。畢業于華南農業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劉小龍,以自身過硬的專業養殖技術扎根鄉村,帶領周邊養殖戶走上了致富路。
不懼困難走出創業路
2010年,劉小龍從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碩士畢業,他的論文獲得了廣東省優秀碩士論文獎,全省每年不超過100人能獲此殊榮。劉小龍的論文在國際期刊發表,是當時學院唯一一個在該檔次期刊發表論文的碩士生。當時有企業想以30萬元年薪聘請他,當所有人都以為劉小龍會接受高薪工作時,他卻來到珠海金灣,開始了他的水產養殖之路。
劉小龍扎根鄉村養魚養蝦 受訪者供圖
“在實習的時候養殖戶們就質疑我,說我是學院派養不好蝦,我偏偏要證明給他們看我能做到!眲偖厴I的劉小龍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以60萬元的啟動資金與幾個志同道合的伙伴在珠海金灣紅旗礦山租了一個60畝的魚塘,開始了他的“養蝦大業”。
沒想到的是,剛養蝦的劉小龍就碰到了蝦病爆發,眼睜睜地看著6個魚塘的蝦一夜之間全部死亡,所有的投入賠了個精光。雖然首次創業以失敗告終,但劉小龍還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闖出一番天地。他一邊總結經驗教訓,一邊向周圍的養殖“前輩”取經。這時,當地一些知名的水產養殖能手看中了劉小龍的專業背景和敢于嘗試的拼勁,便主動出資并聯系他成立了珠海市海綠水產養殖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劉小龍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在苗種、飼料、養殖、銷售、研發等領域開拓業務,讓公司向全產業鏈發展,隨后,劉小龍還逐步擴大了養殖場面積,增加了不同的養殖品種。為了優化養殖環境、帶動產業鏈發展,劉小龍想著能否把魚蝦混養、實現雙贏?于是,他經過了長達三年的探索、研究,最終發現黃立魚和南美白對蝦最適宜混養。不少本地的養殖戶也紛紛加入合作社,逐漸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
專業技術創全國模板
合作社的成立,使劉小龍的公司由從前的養殖散戶,搖身一變成了苗種、飼料供應、魚蝦收購、銷售商等一系列的產業鏈。在整個產業鏈中,在上游,公司提供優質品種的種苗和優惠價格的飼料;在養殖過程中,對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提高產量;在下游,形成了穩定的收購渠道,解決了農民銷售的后顧之憂。
據了解,劉小龍先進的養殖模式不僅在本地養殖戶中得到推廣,該創新模式還得到了中央電視臺的青睞,先后在2014年和2016年登上了《致富經》《科技苑》,把他的養殖模式推廣給更多養殖戶。此外,劉小龍還十分重視對海產物的“無公害”研討和推廣。為了真正產出健康的海產物,劉小龍還保持在養殖進程中,不給魚蝦喂藥,應用“養殖用水輪回”體系、“微生物調水把持病害技巧”“魚菜共生”體系等無公害養殖立異技巧,及時監控養殖情形,達到生物防治海產病害的目標。
帶領養殖戶共奔小康
如今,劉小龍在全產業鏈方向越走越寬。2019年,劉小龍在珠海市金灣區大林社區牽頭成立了珠海市金灣區悅農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被評為廣東省黃鰭鯛無公害養殖標準化示范區、廣東省黑鯛無公害養殖標準化示范區。
目前,該合作社已有81戶社員,養殖面積超過4000畝,年營業額約4000萬元。劉小龍的合作社為養殖戶提供“魚苗+魚飼料供應+技術服務+魚病診治+水產品銷售”的一條龍服務,帶動周邊漁民和養殖戶,戶均增收約1500元/畝,一起“富”了起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