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貴州4月氣溫在8~24℃之間,水溫在7~22℃之間,天氣變化頻繁,低溫與暖濕氣候交替出現,雷電冰雹時有發生,水溫變化較大,水產養殖病害開始增多,需重點做好以下病害的防控工作。
一、病情預測
(一)鯉春病毒血癥:重點關注鯉魚品種,特別是1齡以下的鯉魚苗種,該病主要流行于水溫13~20℃的春季,暴發的最適溫度為16~17℃,水溫超過22℃一般不再發病,死亡率可達80%~90%。
(二)爛鰓病:從魚種到成魚均可發生,流行于4-10月,適宜水溫15~30℃,重點關注草、鯉、鯽、鱘魚等養殖品種。
(三)水霉。褐饕:Ω鞣N受傷的魚及卵,流行水溫13~18℃,魚體受傷是發病的重要誘因。
(四)小瓜蟲。褐饕:Ω鞣N淡水魚的苗種,小瓜蟲繁殖適溫為15~25℃,主要流行于春、秋季,發病速度快,死亡率高。
二、防治措施
(一)鯉春病毒血癥 :該病以預防為主,要做好水產苗種檢疫制度;養殖魚、水體、工具及設施等要做好消毒工作,可用含碘量為100毫克/升碘伏或用三氯異氰脲酸粉、含氯石灰等含氯消毒劑消毒水體。如發現有魚鲺、水蛭等寄生蟲,用0.7~1.2 mg/L硫酸銅或0.3~0.5mg/L的精制敵百蟲全池潑灑殺滅魚鲺,用2.5%食鹽水浸浴殺滅水蛭,防止它們成為鯉春病毒的傳播媒介;選育抵抗力強的品種;具備控溫條件的可將水溫調高到22℃以上。
(二)爛鰓。呵宄靥吝^厚淤泥,施有機肥要充分發酵,魚種下塘前可用高錳酸鉀或食鹽溶液藥浴。發病時,可采取以下措施治療: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劑溶液全池潑灑;三黃散、大黃散等拌飼投喂;氟苯尼考或復方磺胺二甲嘧啶粉拌飼投喂。
(三)水霉。呵宄靥吝^厚淤泥,用 200mg/L 的生石灰或 20mg/L 的漂白粉消毒;操作時避免魚體受傷;經過長途運輸的魚種放養前和放養后,用 2%~3%食鹽水消毒;親魚人工繁殖受傷后,在傷口涂抹 10%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處理;疾r用濃度為20mg/L 聚維酮碘溶液浸泡病魚20~30分鐘;用8mg/L的食鹽與小蘇打合劑(1:1)全池潑灑。
(四)小瓜蟲。悍乐挂吧~類進入養殖水體,發生過小瓜蟲病的魚池要清除過多淤泥,水泥池壁要洗刷,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并且在烈日下曝曬1周。發病時用鹽度為20∽30的鹽水浸泡,或用濃度為0.7mg/L的硫酸銅、硫酸亞鐵粉溶液全池潑灑,也可用干辣椒和生姜煮水全池潑灑。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