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進入清明、谷雨季節,降雨量增多同時天氣轉暖,氣溫水溫明顯升高,各養殖品種開始陸續投放苗種,經越冬期后的魚類攝食活動也逐漸增加,殘餌增多,細菌繁殖加快。早春天氣多變,溫差較大,加之陰雨頻繁,水體環境變化對養殖生物的應激,容易發生水霉病和細菌性疾病,因而應做好投苗期養殖池塘、苗種的消毒及水質調控。
一、病情預測
1、南美白對蝦:易發生蝦肝腸胞蟲病、白斑綜合征等,重點關注浙東對蝦大棚養殖區域。
2、海水魚類:易發生水霉病、內臟白點病等,重點關注浙東、浙南海水網箱養殖區域。
3、淡水魚類:易發小瓜蟲病、車輪蟲病等寄生蟲病、爛鰓病和水霉病,重點關注浙北、浙中、浙東淡水養殖區域。
4、鱉:易發腐皮病、潰爛病等細菌性疾病,重點關注浙北、浙中鱉養殖區域。
二、防治措施
(一)預防措施
1、南美白對蝦
徹底清塘后,于放苗前一星期養水使水環境穩定;堅持從良種場或聲譽好的苗種繁育場引進苗種,選擇健康活力強的優質苗種,盡可能索要檢疫證明或者放苗前進行檢測,確保投放不攜帶病原無傷、體質健壯的苗種。養殖過程中加強水質管理,定時、定量、多點投喂營養全面的優質飼料,滿足對蝦生長所需營養需求。
2、大黃魚內臟白點病
做好網箱消毒工作;盡量選擇優質的苗種,注意放苗溫度,苗場溫度和海區溫度盡量保持一致,放苗不要過早,水溫最好在15℃以上;控制放養密度,確保網箱內水流暢通、水質良好,減輕病害的影響。
3、淡水魚類爛鰓病、水霉病
放養前徹底清塘、曝曬;定期做好水質和食臺消毒等工作;魚苗人工繁殖時期,要做好孵化設備、魚巢的消毒工作,防止孵化過程中魚卵、魚苗水霉病的發生;魚種放養時,用濃度2%~3%食鹽水浸泡10~15分鐘。
4、鱉腐皮病、潰爛病
外塘鱉經過冬眠期消耗后體質較差,開春后易感染疾病,應注意水體定時消毒;同時適當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以增強體質。
(二)治療措施
淡水魚類細菌病可用國標漁用含氯、含碘消毒劑消毒,結合藥敏試驗,選取氟苯尼考等國標漁用抗生素藥物內服治療;車輪蟲、斜管蟲等原蟲可用硫酸銅硫酸亞鐵粉治療;中華鳋、錨頭鳋等寄生蟲,可用精制敵百蟲粉用水溶解后均勻潑灑池塘。
大黃魚內臟白點。航Y合藥敏試驗,選取鹽酸多西環素等國標漁用拌飼投喂。
鱉腐皮病、潰爛病,發病時用水產用含氯消毒劑凈化消毒水體,同時在飼料中投放藥物氟苯尼考和維生素C。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