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嶺鄉九廟村高墩組,聳立著一座醒目的塑料大棚,它不是用來培育瓜果,也不是用來種植蔬菜,而是用來養殖石斑魚。這里就是我縣最大的淡水石斑魚苗種繁育養殖基地,80后青年王韶平是基地創辦人。
11月21日上午,室外氣溫不到10攝氏度,天還下起了雨,寒氣更加逼人,而在養殖石斑魚的大棚里,卻特別暖和,里面共建有三個水池,每座水池都有一米多深。
“這是培育種苗的池子,你們看,五個月前我投放的種苗體長都只這么大,不到12厘米!蓖跎仄竭吔榻B,邊用撈子從第一座水池里撈起了兩條小石斑魚。
“這兩座池子里,養殖都是成品石斑魚,現在都可以上市銷售了,每條都在八兩至一斤半之間”。王韶平拿著撈子走到另兩座水池旁,從里面撈起了三條活蹦亂跳的大石斑魚,它們的形體都呈橢圓形,表皮呈黑褐色。
王韶平介紹,石斑魚是一種熱帶魚類,原產于北美洲尼加拉瓜。淡水石斑魚只適宜于在15攝氏度以上氣溫環境下生長,為此,他在大棚里安裝了3臺暖風機,并在每個水池了放置了增氧機,使大棚內的氣溫始終保持在15攝氏度以上。
“你為什么選擇養殖淡水石斑魚?”在大家的追問下,對養殖水產品“情有獨鐘”的王韶平打開了話匣。
原來,7年前,王韶平專門從事泥鰍養殖。期間,還拿到水產養殖方面的8項專利。近幾年來,隨著泥鰍養殖專業戶的不斷增多,泥鰍銷售市場逐漸呈飽和狀態,經濟效益越來越差。對水產品養殖有著獨到發展眼光的王韶平,在縣農業農村局、縣科經局、縣科學技術協會的幫助介紹下,對養殖淡水石斑魚產生了濃厚興趣,并赴海南、廣東等地學習取經。
“通過市場調查,我發現養殖石斑魚有著廣闊的市場銷售前景,目前除了沿海地區有不少人從事淡水石斑魚養殖外,在內地很少有人養殖,最重要的是石斑魚有著豐富的營養價值,它的皮富含膠質和膠原蛋白,對滋養肌膚促進膠原細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它的肉幾乎都是由優質蛋白質與氨基酸構成,在促進腦細胞發育和肌肉的生長方面都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11月初以來,王韶平幾乎每天都要接到多個訂購石斑魚的電話,看著撈起的一條條成品石斑魚被送到市場,他就越發覺得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王韶平說,今年6月,他從海南購進2萬條石斑魚種苗進行試養,先是放在露天池塘里養殖,一個月下來,覺得它很好養殖,不但成活率高、耐低氧、抗病毒率強,而且生長速度快。7月份,他又從海南購進3萬條。經過五個月的養殖,第一批種苗都養成八兩以上的大魚了,可以上市銷售。他盤算了一下,2萬條種苗,按成活率85%計算,可出產17000條成品魚;按平均每條成品魚的重要是1斤計算,17000條成品魚的重量就是17000斤;按每斤50元的市場價格計算,17000斤就是85萬元的收入,除去成本,純收入可達到30多萬元。
11月份,是王韶平最忙碌的日子,他不僅要忙著把在露天池塘里養的中號石斑魚全部轉移到大棚內的水池里“接力養殖”,確保石斑魚長年在15攝氏度以上氣溫環境下生長;還要忙著把所有成品石斑魚銷售到市場,以騰出大棚水池來養殖中號石斑魚,中號石斑魚要等到12月底才能上市,由此實現循環養殖、循環產出。
從露天池塘養殖到大棚水池養殖,從單一養殖到養殖與育苗同步發展。王韶平在縣農業農村局、縣科經局、縣科學技術協會技術專家的指導下,不僅掌握了一套養殖淡水石斑魚的循環養殖法,而且掌握了一套繁殖石斑魚種苗的人工培育方法。今年以來,共培育種苗12萬條。
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文浩介紹,鼓勵、幫助廣大百姓養殖淡水石斑魚,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市場銷售前景好,最重要的是它不受地理環境限制,山區居民都可以養殖,還可以在家門口養殖;王韶平是縣里扶持的養殖淡水石斑魚大戶之一,縣里通過培育像王韶平這樣的養殖大戶,帶動和吸引沿江臨湖退捕轉產漁民從事淡水石斑魚養殖,從而推動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在全縣的全面實施。
前不久,王韶平創辦的淡水石斑魚苗種繁育養殖基地被安徽農業大學授予“大學生專業實踐基地”“產學研合作基地”,同時被安慶市科學技術協會授予“安慶市科普示范基地”。如今,王韶平通過養殖、繁育淡水石斑魚,為當地百姓開拓出了一條新的致富門路。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