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稱50斤魚,這種魚肉質鮮美細嫩,無論是紅燒還是清烹,味道俱佳,且魚刺少,家里人愛吃魚,我經常前來購買。聽說今天收網,我就趕緊來買,給親戚們都帶點!闭谶x魚的陳紅女士說。11月24日,在淮濱縣欄桿街道辦事處董樓村的一個魚塘邊,前來購買羅非魚的顧客絡繹不絕,現場一派繁忙的景象。
這個本該生長于熱帶環境中的羅非魚,怎么會落戶于董樓村這一環境并不適應的小鄉村呢,原來這突破地域限制的“成功逆襲”,源于養殖戶陳本啟多年的堅持。
今年年近60歲的退伍老兵陳本啟,20世紀90年代末,先后在武漢、廣東、北京等地大酒店打工,并在后廚做飼養海鮮工作,在打工那段時間里學到了海鮮養殖技術。2016年初,他決定返歸家鄉干一番事業。養殖羅非魚成為了他首選項目。說干就干,他把自家的7畝稻田全部改成了水塘田,投放了近萬尾羅非魚。
然而,事情的發展并沒有陳本啟原先預料中的那般順利。由于羅非魚屬于熱帶魚,生長溫度16~38℃,適溫22~35℃,對水面溫度較敏感。初次試養,由于經驗不足加之沒有溫室,到了冬季,魚兒被全部凍死,陳本啟一下就虧了一萬多元。然而,執著的陳本啟并沒有就此放棄,他在養殖中不斷總結學習,通過反復試養摸索,去外地學經驗等方式,終于掌握了羅非魚在當地養殖的訣竅。
“事實證明,只要選好路并堅持下去,一定能獲得成功。目前,羅非魚在當地市場價格是12元一斤,每天的銷售量在500百斤以上。今年僅羅非魚一項就可以為我帶來10萬元左右的收入!标惐締⒁贿厼橘I家稱魚一邊說。目前,經過他和愛人李樹珍幾個月來的精心管理,現在近萬尾羅非魚已長至一斤多重,均可銷售。
隨著養殖技術的日益成熟,陳本啟成功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不僅養魚賺錢,還能兼顧種地,照顧家里,收益不斷增高,逐漸走上了致富路。下一步,陳本啟計劃循序漸進,再把魚塘擴大10畝以上,在養殖羅非魚的基礎上,同時套養本地的鰱魚、草魚等魚種。從最初的不看好,到現在的艷羨不已?粗惐締B殖產業做的風生水起,有合作意向的養殖戶也愈來愈多起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