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病例情況:
湖北省洪湖市大同湖四分廠養殖戶,有一32畝的塘口,平均水深1.7米,配有葉輪增氧機2臺,主養草魚搭配花白鰱,3月上旬放的苗種,大小都在10—12公分左右,中間出現患有水霉病情況,每天死亡數量在2—3尾左右保持不變,但一星期后陸續轉好,至4月中旬出現死亡情況,數量增加,每天死亡在30—35尾左右。
2、發病癥狀:
檢測病魚和死魚共8尾,肉眼觀察發現魚類頭部背部有發黑現象、無損傷、體表粘液稍多;鰓部有嚴重的鰓霉情況,鰓絲前端呈掃帚狀、發紫、粘液稍多、鰓蓋略微張開,鰓蓋有透明“小天窗”;水質指標正常,水體以綠藻為主,少量裸藻、隱藻,肥度適中,透明度約25公分,水溫約20攝氏度;鏡檢鰓部發現有車輪蟲寄生,平均每個視野約5—8個,每片鰓絲約30多個,并伴隨細菌性爛鰓;解剖內臟無明顯發病癥狀;詢問養殖戶平均每天死亡約40尾左右,已連續有4天。
3、診斷結果:
根據檢測,綜合診斷分析該塘口魚所患鰓霉病、車輪蟲病并繼發感染引起細菌性爛鰓病,水質中等偏上。
4、治療方案:
首先治療此多種并發疾病時,須有先后順序;雖鰓霉病和車輪蟲病都可對養殖魚類致死,但根據鏡檢發現鰓部車輪蟲的數量多,且車輪蟲致死率較高,故先采取殺滅鰓部車輪蟲,其次再使用消毒殺菌劑將鰓霉病和爛鰓病并治的方法;水體經過殺蟲和殺菌藥的影響,最后使用解毒、調水、肥水產品來提升水質的優良度。
5、使用藥物及步驟:
池塘面積計算:32畝×1.7米=54.4畝(約54畝半水深1米)
第一天:
中午10—11點左右,使用“車輪速滅”1瓶500ml+“1%阿維菌素”1瓶100ml為1套,化水潑灑3畝/米,使用15套;化水全池潑灑,中午12點打開增氧機2小時!獨⑾x
下午5點左右,使用“車輪速滅”1瓶500ml+“1%阿維菌素”1瓶100ml為1套,化水潑灑3.5畝/米,使用5套;化水全池潑灑,有條件適當加注新水。
第二天:
中午8點左右,使用“硫醚殺星”1瓶500ml化水潑灑2畝/米,使用28瓶;化水全池潑灑,中午12點打開增氧機2小時!委燊w霉、爛鰓
第三天:
早上8點之前,使用“強力碘”1瓶500ml+“多功能解毒調水劑”100g為1套,混合均勻后化水潑灑4畝/米(正常治療潑灑2.5畝,根據氣溫不同用量不同)使用14套,化水全池潑灑,在8:30之前潑灑完;中午12點打開增氧機2小時!柟讨委燊w霉和爛鰓
第四天:
中午10—11點左右使用“多功能解毒調水劑”1瓶1000ml化水潑灑3.5畝/米,使用16瓶;化水全池潑灑,中午12點打開增氧機2小時。
下午3點左右使用“多肽生物益藻素”1桶10kg+“復合芽孢桿菌”2袋1000g為1套,混合后加水約30kg浸泡1小時,再加水潑灑28畝;使用2套化水全池潑灑!冉舛、調水其次生物肥水
6、效果跟蹤:
殺蟲后第二天死亡數量明顯減少,數量從40尾下降至22尾左右,清早尋塘發現池塘四周游邊的魚減少,投喂飼料時觀察到黑頭黑背魚兒減少;第二天消毒后死亡數量無明顯下降,數量約在18尾左右;第三天消毒后整天觀察,至當天下午7點鐘左右,全天共撈出死魚8條,死亡數量明顯下降;第四天清早尋塘發現死魚4條;第五、六天每天零星死亡數量2條。
7、治療心得:
治療此病,關鍵有兩步:
一殺蟲,劑量最好一次性給夠,若考慮安全和水深、溫度及魚體情況,則建議一天使用兩次,一次量大,一次量小。
二殺菌,此病害最佳消毒當使用“水神1號”或“百菌殺星”等,可同時治療真菌和細菌感染,但由于本身水體較好,而該產品對水體活性和藻類殺傷力較大,在后幾天使用肥水產品沖突較大,故不采用;而使用“硫醚殺星”可同時治療鰓霉和細菌性爛鰓,且對水體損害率小,次日再使用“碘制劑”鞏固治療。
在最后使用肥水產品時,可視近幾天的天氣而定,建議使用單一肥水產品(如氨基酸類)搭配微生物菌種(最佳菌種為“光合細菌”),經過太陽光照,藻類進行光合作用。肥水順序建議為:先潑灑“光合細菌”間隔3小時后潑灑“氨基酸肥水產品”,肥水速度更快。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