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汫洲鎮南海林老板有一淡水土池塘,面積8畝,平均水深1m,池底呈“回”型,底質為黏性土壤,長期養殖未清淤,底泥深約1m。魚蝦混養模式,每畝放養100-150g草魚、鯪魚各20尾和30-50g花鰱、白鰱各15尾。2014年3月底放蝦苗1.5萬尾/畝,此后每隔30天左右放一批蝦苗,依據蝦苗生長規格調整具體放苗時間間隔。配備3臺1.5千瓦螺旋式增氧機,但很少開機使用。以河道水為水源,整個養殖期換水量較少。第一批蝦放苗90天左右達到每斤約90頭,每天喂料1次,對蝦料60斤,魚蝦混養料20斤。
2014年7月中旬連續高溫天氣,15日上午林老板帶水到店,反映水濃、蝦吃料慢。檢測水樣:pH值8.9,未檢出氨氮、亞硝酸鹽。建議其減料,中午、下午多開增氧機曝氣?蛻舯硎鞠葥Q水觀察。
7月17日10點半到塘口了解情況,見池水濃綠,用哈希溶氧儀檢測水質,水溫33.2℃,pH值9.2,上層水體溶氧高于22mg/L,氧氣飽和度高達285.9%。用簡易測試盒未檢出氨氮、亞硝酸鹽,此時用密網在中層水能撈到小蝦,帶蝦回藥店鏡檢,尾扇組織內可見少量氣泡(見圖1、圖2)。建議每4畝池塘用1包“速解安”和2包“超維C”,全池潑灑,當天上午使用一次,下午5點、次日下午5點各使用一次,連用三次。
7月19日下午5點,現場觀察水色清爽略帶黃色,在池塘下風口處有大量死藻泡沫(圖3)。檢測水質,pH值8.7,未檢出氨氮、亞硝酸鹽,中上層水體溶解氧16mg/L;用密網在中上層水中捕不到蝦。7月22日上店反映蝦吃料加快,活力很好,抓蝦也較多,水色明顯好轉。
分析:1、池塘長期不清淤,底泥厚,營養鹽充足,連續晴天高溫,池塘中藻類大量繁殖,水位又較淺,造成氧氣嚴重過飽和而發生氣泡病。發生氣泡病的對蝦在水體的中上層漫游,未見死亡,但是嚴重影響攝食,吃料減慢。
2、通過換水和潑灑 “速解安”(表面活性劑)后,藻類減少和部分藻類死亡,溶解氧下降,再沒有對蝦到水體中上層游塘,吃料也恢復。(饒平水產藥店 王寶生提供 2014.10.09)
連續晴天水變濃,引起對蝦慢料的情況很常見,沒有人像本病例一樣仔細測定一下溶解氧,也很少有人撈一下蝦看看是否到中上層水體游水,更沒有人把蝦鏡檢一下是否體內形成氣栓!很多發生氣泡病的情況,并不能說它不是病,因為它影響了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攝食,比如游泳,還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形態結構的變化。
雖然多數氣泡病沒有發生對蝦死亡,或者少量死亡因為套養草魚不易被發現,但是發生氣泡病以后更容易發生細菌病和病毒病,就是繼發感染,因為氣栓對體內的血管和組織的損傷和機體的強烈應激。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病害防治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